開欄的話: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與中國人民有著血肉聯系,魚水之情。中國共產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將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
3月23日起,新華社開設“百國百黨看百年大黨”欄目,以全媒體報道形式,聚焦世界政黨政要對中國共產黨的看法評價,記述他們與中國共產黨交往交流的生動故事,展現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天下情懷,彰顯新時代中國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擔當。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為報道提供大力支持。
新華社伊斯蘭堡3月23日電(記者李浩 劉天 蔣超)“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巴基斯坦執政黨正義運動黨首席召集人賽義夫拉·汗·尼亞齊日前在伊斯蘭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將忘我地為增進中國人民福祉而工作?!?/p>
“獻身人民事業,努力增進人民福祉,只有無私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習近平就是這樣的人,他是‘人民至上’理念的踐行者。世界上每個國家都需要這樣的領導人?!蹦醽嘄R說。
尼亞齊1996年加入剛成立不久的正義運動黨,現任該黨“二把手”。2019年3月,正義運動黨主席、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任命尼亞齊擔任該黨首席召集人,負責各地黨組織建設、制定黨的政策、完善黨的章程等。
正義運動黨正在抓緊籌建自己的第一所黨校。尼亞齊告訴記者,這是正義運動黨學習中國共產黨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3月19日,巴基斯坦執政黨正義運動黨首席召集人賽義夫拉·汗·尼亞齊在伊斯蘭堡接受新華社專訪。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卡邁勒 攝)
尼亞齊說,同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有著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許多方面值得正義運動黨學習。他說:“在許多場合,我記得的就不下10次,只要提到脫貧和體制改革等具體事務,伊姆蘭·汗總理總會強調要學習中國的經驗。”
“一個國家,是上下齊心走向繁榮發展,還是陷入困境?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執政黨的領導。”尼亞齊這樣認為。
游客在上海外灘欣賞浦東陸家嘴景色(2019年8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走過百年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堅持從嚴治黨,植根人民群眾,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尼亞齊從自己多年來對中國共產黨的觀察與接觸中發現,這些品質“讓中國共產黨贏得中國人民的充分信任,這種信任又激勵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作出更多貢獻”,這是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活力的一大原因。
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脫貧攻堅、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奇跡般成就,尼亞齊贊嘆不已。
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如此巨大的脫貧成就讓尼亞齊感到欽佩,而更讓他肅然起敬的,是中國共產黨實現自身承諾的決心。
2020年,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受到新冠疫情沖擊,發展嚴重受挫。尼亞齊看到的是,擁有14億人的中國防疫壓力巨大,盡管如此,中國共產黨仍帶領中國取得堪稱典范的抗疫成就,并如期贏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我們看到,無論疫情多么嚴重,都不能阻礙中國共產黨實現向中國人民作出的脫貧承諾?!彼f。
俯瞰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的光伏大棚(無人機照片,2019年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尼亞齊說,他曾和很多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有過交流。“我從他們口中聽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發展故事,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彼f:“但是百聞不如一見,我期待疫情好轉后能盡快前往中國,親眼看一看中國的發展。”
在尼亞齊看來,中國共產黨考慮的不僅是中國自身的發展,還愿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實現共同發展。他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全球性挑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能夠為全球帶來團結一致,“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增強不同地區的互聯互通。
談及兩黨交往,尼亞齊說,正義運動黨多年來一直同中國共產黨保持著良好關系,兩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共同努力改善兩國人民的生活。
尼亞齊說,巴中兩國是“鐵哥們”,正義運動黨政府高度重視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因為“走廊項目對巴基斯坦的未來至關重要,也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巴中兩國關系”。
這是2020年10月24日在巴基斯坦拉合爾拍攝的調試中的中巴經濟走廊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新華社記者 劉天 攝)
“我們以巴中兩國擁有互信和堅實可靠的關系為榮。在兩國交往中,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總是被擺在首位。”尼亞齊這樣評價巴中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總策劃:周宗敏
策劃:陳贄、倪四義、班瑋
監制:孫志平
制片人:米立公
統籌:石鵬、秦大軍、楊詠
編導:王玉璐、陶冶
記者:李浩、劉天、蔣超
報道員:塔里克、阿里
包裝:夏勇
編輯:王曉梅、王昭、金正、魯豫、王豐豐、王玉璐、陶冶、夏勇、何媛、劉娟
新華社國際部、音視頻部、新華網、攝影部聯合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