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嚴峻洪澇災害。哪里有危難,哪里就有鮮紅的黨旗;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共產黨員。面對肆虐的洪魔,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守土盡責、沖鋒在前,譜寫一曲曲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抗洪壯歌。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24日表示,今年汛期水利部科學精細實施水工程調度,全國3852座(次)大中型水庫共攔洪1680億立方米,減淹城鎮1310個、減淹耕地3392萬畝、避免人員轉移2148萬人。
今年的洪澇災害嚴重。科技讓氣象預報預警這道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更加堅固,人們提前收到預報預警信息,及時轉移避險,切實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記者從黑龍江省水利廳等部門了解到,9月22日13時5分,受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松花江上游干流哈爾濱水文站水位漲至警戒水位(118.30米),依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松花江2020年第2號洪水”。
記者從安徽省氣候中心獲悉,今年夏季(6月至8月)該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異常偏多近8成,其中梅雨期天氣氣候異常,梅雨期長度、累計雨量、強降雨范圍、梅雨強度等多項指標均突破歷史紀錄。
應急管理部救災和物資保障司司長李曉東進一步介紹,據統計,今年以來災情較重的安徽、江西、甘肅、四川、貴州等12個省份當中,累計有250萬貧困人口遭受了洪澇災害。
9月9日,這個省共有25條河流35個站點超過警戒水位,四條大江大河均有站點達到或超過警戒水位,綏芬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受近日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松花江中游干流佳木斯水文站9日8時水位漲至79.32米,流量12200立方米每秒。依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松花江2020年第1號洪水”。
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鑒于當前水旱災害防御形勢,水利部已將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調整為Ⅳ級。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流水位目前仍然較高,未來幾天南方降雨將持續,水利部要求毫不松懈強化各項防御措施。
雖說值守的堤壩離家不到15分鐘車程,但在近一個月的防汛過程中,張永清一次都沒回去。他說:“這里就是我的戰場。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危急時刻能豁得出去。”
今年以來,我國多地發生嚴重洪災。在一線抗洪大軍中,搶險“父子兵”、守堤大學生、深夜“食堂”主、義務救援隊、電器搶修隊……在封堵決口的鏖戰里,在深夜值守的堤壩上,在受災群眾的安置點,在排查險情的陣地中……一個個平凡身影,共同筑起抵御“洪魔”的生命之堤。
地處西北內陸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青海省西寧市,從8月28日夜間起遭遇歷史上少見的強降水天氣。強降水導致市區多處道路積水,群眾出行困難,高原城市出現罕見“看海”情形。
中央財政對受災較重省份倒塌和嚴重損壞民房增加補助;支持修復災毀農田和大棚、圈舍等設施農業,做好種子等供應,抓緊改種補種;抓緊推進水毀工程建設,支持地方搶修被毀道路、橋梁、中小水利等設施……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消息,初步預計,長江中下游干流目前超警的監利和蓮花塘江段將分別于30日和31日前后退至警戒水位以下。至此,長江中下游干流將全面退出警戒。
9月1日,長江中下游干流蓮花塘江段和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退至警戒水位以下,至此長江、淮河、太湖主要控制站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主要防洪工程沒有發生較大險情。
重慶主城繁華商圈之一的南濱路,洪峰過境時有8公里路段被淹,洪水最深達4.7米。洪峰過后,當地恢復重建工作迅即啟動:當天,南濱路居民用水、用電、用氣實現“三通”;31小時后,沿線商業體全面恢復水電氣和通信;三天后,40萬噸淤泥清理完成,道路交通管制宣告解除。
記者2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國家防總決定于當日12時終止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9月1日,長江中下游干流蓮花塘江段和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退至警戒水位以下,至此長江、淮河、太湖主要控制站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主要防洪工程沒有發生較大險情。
持續降雨和長江上游來水影響,7月以來,鄱陽湖水位連續暴漲,鄱陽縣內先后發生險情500余處。江西省鄱陽縣人武部組織1900名民兵高唱著強軍戰歌,日夜奮戰在抗洪一線,筑牢守衛鄱陽160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
“零死亡”的背后,是水情信息的提前預警和流域水庫的聯合調度,是沿江各地的周密部署和科學應對,是搶險救援人員全力以赴和災區群眾的守望相助。在洪災面前,重慶筑起一道“硬核防洪堤”,有效保護了群眾的生命安全。
受臺風影響,27日至28日,渤海、渤海海峽、黃海中北部以及黑龍江南部、吉林中南部、遼寧大部及沿海、山東半島及其沿海將有6至7級大風,其中,黃海北部和黃海中部偏北海域、遼寧南部及沿海、吉林西南部、山東半島東部沿海的風力有8至11級,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的風力可達11至12級,陣風13級。
當前長江上游干流寸灘江段已降至警戒水位以下,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減至35000立方米每秒以下。鑒于當前水旱災害防御形勢,水利部決定于24日17時將水旱災害防御Ⅱ級應急響應等級調整為Ⅲ級。
24日至26日,華北東部、黃淮東部、東北地區東部和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遼寧中東部、吉林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今年第8號臺風“巴威”已于24日凌晨2點鐘由強熱帶風暴級加強為臺風級。
記者23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獲悉,大流量水頭已進入山東。23日8時,山東省黃河干流高村水文站流量達4330立方米每秒。為確保行洪暢通,全省黃河54座浮橋已全部拆除。目前,大流量過程正在山東省內黃河演進,根據水流演進規律,綜合考慮引水、東平湖泄洪出湖加水情況,預計23日黃河艾山水文站將出現本次大流量峰值。
8月22日8時至23日8時,甘肅省有4873個山洪和氣象雨量站點出現降水。受此影響,洮河碌曲水文站實測流量每秒174立方米,超過五年一遇標準;大夏河夏河水文站實測流量每秒55.8立方米,超過三年一遇標準;白龍江舟曲水文站實測流量每秒407立方米,超過三年一遇標準。
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長江上游干流寸灘站水位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持續減少,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全面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海河、松花江、遼河汛情平穩,全國各地未發現重大險情。
目前,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以及上游干流來水消退,寸灘站水位已于22日8時退至警戒水位以下。長江中下游干流及兩湖出口控制站水位上漲或波動。
隨著重慶境內長江、嘉陵江主要站點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重慶市解除特大洪水“警報”,從8月22日14時起將防汛Ⅰ級應急響應調整為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面對歷史罕見洪水,三峽庫區安然無恙。8月21日,長江上游多路洪水疊加形成的歷史罕見特大洪水通過三峽庫區,但得益于三峽工程強大的蓄洪調峰能力,洪峰水位仍低于水庫最高蓄水水位。
隨著近期黃河源區持續降雨,唐乃亥水文站流量繼續增大,預計可能發生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黃河水利委員會研究決定,自8月21日12時起,將黃河上游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記者21日從重慶市水利局獲悉,“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和“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相繼通過重慶主城中心城區,目前水勢回落,但仍然有1個嘉陵江水文站和4個長江水文站超保證水位。
21日1時24分,黃河蘭州段洪峰流量達到3630立方米每秒,為今年最大流量。2018年以來,黃河上游已連遇3個豐水年。今年是1987年以來劉家峽水庫持續泄洪時間同期比最長的一年。
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19日針對重慶市、甘肅省近期嚴重洪澇災害緊急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并派出2個救災專項工作組赴重慶、甘肅組織開展災情核查評估,指導和協助地方做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倒損民房恢復重建、防范因災致貧返貧等工作。
據長江委水文上游局監測:處于重慶中心城區的長江渝中區菜園壩站20日7時出現洪峰水位193.30米,超保證水位8.3米;長江寸灘站同日8時15分出現洪峰水位191.62米,超保證水位8.12米。目前,“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洪峰正在通過重慶中心城區。
“這有幾方面的原因。”重慶市應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專家王世平介紹,一是因為上游區域降雨量大。重慶本地雖無大的降雨,但與重慶相鄰的四川,自8月11日8時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以來,僅用8天時間就升到I級防汛應急響應。
記者19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根據四川、陜西、甘肅、重慶近期嚴重暴雨洪澇災情和搶險救災工作需要,財政部、應急管理部18日向四川、陜西、甘肅、重慶緊急撥付4.6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受災地區防汛搶險、救災救助和恢復重建。
截至21日12時,在應對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過程中,通過調度以三峽為核心的上游水庫群,已累計攔洪128億立方米,其中三峽水庫攔洪68.8億立方米,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壓力。
19日上午,不斷上漲的洪水將重慶市南濱路、嘉濱路淹沒,重慶主城區多條道路已實施交通管制。記者在臨江的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黃花園站看到,上漲的洪水已淹沒行車軌道橋墩,列車仍在正常運營。此外,重慶洪崖洞、朝天門、磁器口等多處知名景點部分區域也被淹沒。
在合川區釣魚城街道,84歲的居民楊學軍從沖鋒舟上被轉移下來,緊緊握著消防隊員的手舍不得放下,一個勁地說著“謝謝”。楊學軍一家住在五樓,剛開始還以為洪水漲不上來,哪知道來水很猛,把一樓都淹了,全家人一下子慌了。
“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已在長江上游形成,三峽水利樞紐將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據預測,20日8時三峽水利樞紐入庫洪水峰值將達到74000立方米每秒,此前洪峰最大為2012年的71200立方米每秒。
長江發生流域性大洪水。針對當前汛情形勢,水利部19日9時將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水利部有關負責人說,長江上游發生1981年以來最大洪水,預計20日三峽水庫將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峰76000立方米每秒。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眾多河流發生洪水,預計長江干流寸灘站洪峰水位19日將超保證水位4-5米,西南、江漢等地部分地區仍有暴雨,防汛形勢嚴峻。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國家防總決定于8月18日10時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18日5時,四川啟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這是有記錄以來,四川首次啟動該響應。目前,青衣江雅安城區段已出現100年一遇洪水,預計整個青衣江流域將全面超過保證水位,大渡河下游、岷江下游也將出現全面超警超保洪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18日4時54分,黃河蘭州水文站流量達到3570立方米每秒,為今年最大流量。8時,黃河蘭州水文站流量為3510立方米每秒。目前,黃河蘭州段堤防設施安全,部分步道、碼頭等被淹沒,航運已暫停,黃河岸邊已設置警示標志。
受干支流來水影響,黃河中游干流潼關水文站(陜西渭南)18日5時6分流量漲至5050立方米每秒。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編號為“黃河2020年第5號洪水”。
受近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干流寸灘水文站(重慶江北)17日14時流量漲至501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
記者從甘肅省隴南市抗洪救災指揮部了解到,8月17日16時許,隴南市文縣石雞壩鎮水磨溝村突發泥石流。暴洪裹挾泥石土方沖入白水江中形成長約800米,寬約300米的堰塞湖,引起白水江水位迅速上漲,回流倒灌進入附近地勢低洼的水磨溝村,造成洪澇災害,59名群眾被困房頂。
連日來,四川遭遇大范圍強降雨,17日12時啟動II級防汛應急響應。受強降雨影響,四川多地出現城市內澇,場鎮、農田被淹,道路中斷等情況。在抗擊汛情、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的同時,四川也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御。
記者從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受強降雨影響,17日8時四川30條江河出現超警超保水位。綿陽市三臺縣新德鎮涪江河明臺庫區防洪堤出現險情,當地正緊急開展搶險處置工作。目前,各地暫無人員死亡失蹤報告。
17日,強降雨導致昆楚大鐵路廣通至昆明段雙湄村站至溫泉站間封鎖,沿途旅客列車出現不同程度晚點,途經該區段的大理至普者黑間D9104、D9111次,昆明南至大理間D8703次、D9116次、D9107次、D9112次,大理至富寧D8686次,富寧至昆明南D8607次,昆明南至麗江間D8781次、D8790次、D8785次、D8794次等列車受影響停運。
14日晚,“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通過重慶主城,江北區寸灘站洪峰水位達到183.9米,超過保證水位0.4米。同樣是近幾天,長江重要支流嘉陵江也出現洪水。長江、嘉陵江“兩江”在重慶主城交匯,水位高、流量大,一些江段水位超警,甚至超保,重慶防汛壓力陡增。
我國長江、淮河、太湖流域發生了嚴重汛情,億萬國人為之牽掛。今年汛情災情到底如何?防汛救災工作成效幾何?當前防汛工作是否可以放松?在8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受強降雨影響,山東多條河流出現洪水過程。為此,山東省氣象局聯合多個部門發布了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長江水利委員會近日連續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長江流域汛情發展趨勢,安排部署長江上游強降雨防范應對和重要水庫調度工作。初步預測,三峽水庫14日前后將出現一次50000立方米/秒以上量級的入庫洪水。
“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14日在上游形成。受上游來水影響,重慶中心城區長江干流出現超保證水位洪水,渝中區長江菜園壩站14日12時水位達到185.10米,超過保證水位0.10米。
中央氣象臺12日10時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則表示,12日9時實況顯示河北省南部已經出現強降雨,中午前后降雨將影響北京,下午到傍晚降雨增強,局地會出現暴雨。
王偉迪是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藥師。近年來,無論是訓練演練,還是部隊大項任務伴隨保障都有他的身影。
受強降雨影響,四川14條江河20站水位漲幅超5米。據初步統計,截至12日12時,強降雨導致10.7萬人受災,轉移安置群眾4萬余人,雅安市因災死亡6人、失聯5人。
12日,京津冀等地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多地出現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13日,北方的強降雨從華北等地“轉戰”東北地區。
水利部預計,受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將出現洪水過程,干流朱沱至寸灘江段及支流嘉陵江、岷江、沱江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漢江上游,黃河中游支流渭河,海河流域灤河、薊運河,福建九龍江、晉江、韓江上游汀江等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
新一輪強降水已經在北方多地展開,華北地區12日降水將達到鼎盛。氣象監測顯示,這將是京津冀地區今年汛期以來的最強降水。同時,受強降雨影響,河北、北京部分地區地質災害風險較高。
據水利部14日消息,受上游來水影響,長江上游干流寸灘水文站(重慶江北)14日5時流量漲至509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
正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沖刺路上的安徽,七月以來經歷了極為復雜嚴峻的汛情考驗,長江、淮河、巢湖南北三線多地罕見、接連拉響汛情警報。立皖之地,黨政軍民眾志成城,為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戰洪魔、保安瀾。
為確保8月12日至13日強降雨期間的交通運輸安全,北京公交集團所屬懷柔、延慶、門頭溝、房山等區的105條山區公交線路采取臨時停駛措施。包括房山客運站至平峪村的F16路,周口店客運站至泗馬溝的F32路,紅煤廠客運站至楊林水村的F59路等。這些線路的恢復時間將通過北京公交集團官方網站和微博及時發布。
記者11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針對近日西南、西北、華北、東北、黃淮等地強降雨過程,特別是京津冀區域性強降雨,國家防總于8月11日23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發出通知專門部署,并再派出工作組赴海河流域指導防汛救災工作。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11日7時6分,黃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出現25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洪峰,為黃河2020年第4號洪水。黃河水利委員會發布黃河上游汛情藍色預警,自11日8時起,啟動黃河上游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記者從四川省雅安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截至11日13時,10日開始的強降雨導致雅安市6人死亡、5人失聯。此外,強降雨導致青衣江形成2020年第1號洪水,青衣江干流及部分支流出現超警超保水位,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于8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武警安徽總隊黃山支隊聞汛而動,自7月6日起先后轉戰黃山、蕪湖等地,執行轉移群眾、護航高考、災區重建、堤壩搶險等任務。截至目前,支隊出動官兵1005人次,緊急轉移群眾133人、搶救物資71.8噸、加固堤壩537米、處置重大險情4起。
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據預測,8月11日至13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黃淮以及四川盆地等地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將出現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地區還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今年第6號臺風“米克拉”可能于11日上午在福建漳浦到連江一帶沿海登陸。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及有關規定,國家防總決定于8月10日16時啟動防汛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記者從湖南省水利廳了解到,截至9日18時,洞庭湖區所有超警堤垸已經退出警戒水位,洞庭湖區持續了一個多月的緊急防汛態勢趨于緩和。隨著各堤垸退出警戒水位,洞庭湖區巡堤查險人員陸續下堤,但仍保留了部分人員值守險工險段和開展定時巡堤。
記者從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由于長江干流水位持續回落、淮河干流全線退至警戒水位以下,防汛抗洪形勢總體趨穩。自8月8日10時起,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解除安徽省長江、淮河、巢湖流域相關地區緊急防汛期,并將防汛I級應急響應調整至II級。
7日,正午的烈日下,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鎮李郢村一群人戴著草帽,在退了水的農田里埋頭清理垃圾,平整土地。帶頭的男子皮膚黝黑,滿頭大汗。他是李郢村黨支部書記張斌,半個多月來,因為一場洪水,他成了大堤上的“神行太保”,與“老天”搶時間,確保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在防汛抗洪的關鍵時刻,他們轉戰安徽巢湖、肥東、廬江等地,奮戰在15個險要地帶上,為沿線群眾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長江中下游和淮河中游干流近日水位開始高位緩退,部分受災區防汛抗洪工作進入退水期作戰。如何打好“退水”之戰,確保安全度汛,記者近日走訪了部分洪澇災區。
今年第6號臺風“米克拉”11日7時30分在福建漳浦沿海一帶登陸,登陸時強度達臺風級,給福建中南部沿海帶來狂風暴雨,部分臺風影響區域交通設施停運。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受近日降雨影響,6日23時54分,黃河潼關水文站出現506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為黃河2020年第3號洪水。根據天氣形勢預報及黃河中下游水情,三門峽水庫已于6日20時起敞泄運用,小浪底水庫于6日20時起按出庫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攔蓄洪水。
記者7日從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在持續超警戒水位30余天后,長江漢口站水位已于7日2時退出警戒水位。
預計8月6日至8日,我國北方地區可能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局地極端性強,強對流天氣活躍,甘肅、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存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內澇風險,需密切關注黃河中游、海河汛情。
今年第6號臺風“米克拉”10日加強為熱帶風暴,并向福建沿海快速靠近。福建省10日已啟動三級應急響應,防范“米克拉”可能帶來的風雨浪影響。
初步預計,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以下江段未來10天將陸續退出警戒水位。據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各江段退出警戒水位的時間有所不同。初步預計,監利至蓮花塘江段為11日,武漢江段為7日,九江江段為15日,大通江段為11日前后。
入汛以來,我國多地遭遇強降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目前,部分地區洪水漸退,災區農作物搶種補種進展如何?如何保障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扶貧產業恢復了嗎?對此,記者近日走訪了多個洪澇災區。
記者5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于當日6時移入黃海西部海面,對我國影響逐漸減弱。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及相關規定,國家防總定于5日22時終止防汛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此外,應急管理部向安徽、江西派出2個救災專項工作組,正深入重災區開展災情核查評估,實地查看了解救災資金管理使用、物資保障、災后恢復重建和防范因災返貧致貧等情況,指導督促地方做好受災群眾救助幫扶工作。
黃河中游干流可能發生編號洪水,山陜區間部分支流、涇河、北洛河、汾河、沁河和下游支流大汶河,海河南系大清河、子牙河、漳衛河水系,珠江流域粵桂瓊沿海,松花江支流嫩江等可能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超警。
嚴峻的汛情考驗我們的應對能力,決戰“洪魔”更映照出新時期干群關系。從江淮大地到洞庭湖畔,從鏖戰鄱陽到保衛巢湖,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肩并肩、手牽手、心連心,安危與共,風雨同舟,筑起一道道鋼鐵長堤,交出一張張魚水情深的答卷……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日夜奮戰在防汛一線,不辱職責使命、不負人民重托,于洪峰來襲時勇斗滔天巨浪,在狂風暴雨中守護萬家燈火,用責任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紅色贊歌。
受今年登陸中國沿海的第二個臺風影響,浙江溫州、臺州等沿海多地狂風肆虐,大雨傾盆。登陸前,“黑格比”來勢洶洶。4日凌晨,臺州玉環狂風暴雨“齊下”。玉環市區玉城街道獅城線主干道樹木被連根拔起,倒伏在整個車道上。一名外賣小哥被大風肆虐,只得抱著路邊柱子穩住身體。
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黑格比”于3日夜間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登陸。受其影響,3日夜間至4日,福建東北部沿海、浙江中東部、江蘇東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浙江東南部沿海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
今年汛期,受損文物范圍廣、數量多、損失大,是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為嚴重的一年。不少有數百年歷史的“省保”“國保”古橋,首當其沖。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總是身處險地的古橋,如何度洪荒?
安徽省氣象局2日發布最新信息稱,安徽省6月2日入梅,8月1日出梅。梅雨期安徽省平均降水量是常年同期的2.1倍,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
水利部預計,8月份,長江上游可能再次發生編號洪水,長江流域漢江、淮河沂沭泗水系、黃河上中游、海河、松花江、遼河等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水利部要求提早做好有針對性的防御部署。
應急管理部31日發布預警提示,預計7月31日至8月2日,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降雨,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需防范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災害風險,防范長江上游來水給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下游地區退水期帶來的不利影響。
8月1日9時30分,在經過12天的蓄滯洪后,蒙洼蓄洪區退水閘正式開閘退洪。目前,淮河干流8個行蓄洪區均處于退水狀態。
長江干流控制站水位已全部退至保證水位以下,且呈持續退水態勢,長江委31日12時調整長江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至Ⅲ級。
截至7月31日11時統計,強降雨累計造成安徽省16市95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全省受災人口994.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31.6萬人。
8月伊始,今年第3號臺風“森拉克”和第4號臺風“黑格比”相繼生成。中央氣象臺8月2日10時發布臺風藍色預警。1日,受臺風“森拉克”影響,廣東沿海、海南島東北部和南部及廣西防城港等地降暴雨,廣東汕頭、海南文昌和瓊海等地局地大暴雨。
長江中游干流蓮花塘、洞庭湖城陵磯水位30日退至保證水位以下,至此,長江、淮河、太湖主要控制站全部退至保證水位以下,且仍在回落,主要防洪工程未發現重大險情。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國家防總決定于30日16時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調整至Ⅲ級。
經歷了罕見的7月“空臺”之后,剛進入8月,就有兩個臺風接連生成。連日來,東南沿海一些省份調高應急響應級別,部署防風防汛。氣象專家預計,雖然今年8月生成的臺風較常年偏少,但登陸中國的臺風偏多,要引起重視。
7月29日14時,三峽樞紐入庫流量退至340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已安然通過三峽大壩。本輪洪水三峽樞紐工程有效攔蓄長江上游洪水超35億立方米,相當于近30個武漢東湖的水量。
入汛以來我國多地遭遇持續強降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汛情還在持續發展。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有著落嗎?各地各部門出臺哪些舉措保障扶貧產業恢復發展?因災返貧致貧怎么辦?針對這些社會關切熱點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災區和有關部門。
當地組織環衛工人、城管隊員及志愿者與受災商戶、居民一起開展清淤、消殺、房屋安全檢查及復工復產相關工作。
提前預警、滾動播報,科學調度防洪工程,動用直升機空中救援,派出沖鋒舟穿梭在被洪水漫過的街巷之間實施搜救……
安徽省巢湖市銀屏鎮積極開展搶修水毀基礎設施等災后重建工作,因洪災轉移的村民陸續返家,災后重建工作有序進行。
7月13日,廬山市抗洪進入關鍵時期。東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緊急出動400多名官兵,跨省機動星夜馳援。
7月29日15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3.09米,仍然處于歷史極值。面對險情,合肥人民齊心協力,風雨同舟,眾志成城,合肥必勝!
蛙人隊員們雖然經過專業的水下訓練,但在洪水水面以下,能見度幾乎為零,蛙人只能依靠手的觸摸進行排險。
安置點集結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志愿者,他們除了參與救災物資搬運、盒飯發放、醫療保障等工作外,還開展義務理發、作業輔導等活動。
安置點免費提供一日三餐,組織青年志愿者提供物資發放、心理疏導等服務,并安排志愿者帶小朋友做游戲,提供學業輔導。
安置點招募了近百名青年志愿者,設置公安、醫療、心理咨詢、生活服務等服務小分隊,為安置村民提供服務。
7月22日,安徽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在搜救被困群眾時,被洪水沖走,英勇犧牲。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放暑假在家的周平平得知情況后,主動聯系當地政府,和自己的媽媽牛和云一起來到安置點擔任志愿者。
險情發生后,當地調配大量機械設備現場作業,在大堤背水側修筑一道長600米的臨時圩堤,控制險情。
7月26日,安徽省巢湖市亞父街道徐家洼村抗洪一線,解放軍戰士在雨中就餐,村中一位小朋友為戰士撐傘擋雨。
江西鄱陽縣15萬余人緊急轉移安置,成千上萬的“守門人”留守村莊,替大伙看護家園。
7月26日,受巢湖持續高水位影響,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啟用蔣口河聯圩蓄水分洪。
長江蕪湖段持續高水位 這是被江水淹沒的蕪湖市濱江公園一角(7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
受近期洪水影響,江西省廬山市蛟塘鎮部分村莊遭受災情,一些受災群眾被安置在蛟塘鎮中心小學安置點。
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棉船鎮,江西省公安廳機關防汛救災應急隊的隊員蔡建光(右一)和同事一起在長江大堤上巡邏(7月22日攝)。
22年前,還是新港鎮江磯村黨支部書記的陳申桃在東升堤上向村里百姓許下諾言,誓要拼盡全力保衛家園。
在樅陽縣橫埠鎮方正小學安置點“愛心教室”里,方正小學老師操磊(左)指導小朋友寫暑假作業。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浪拔湖鎮紅堰湖村東洲堤段發現一處沙眼群險情,南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組織人員抵達現場進行搶險。目前,險情已得到控制。
危急關頭,武警江西總隊聞“汛”而動,迅速組織官兵全力投入抗洪搶險戰斗。
7月20日,水陽江安徽當涂縣段洪水影響到相鄰的南京高淳區陽江鎮勝利圩,導致圩內養殖戶水面受淹。
7月21日10時24分,巢湖中廟站水位達到13.36米,該水位系巢湖洪水設防的百年一遇標準。
東華理工大學鄧居智教授帶領科技防汛博士團一行八人奔赴一線,采用探地雷達和自主研發的三維電阻率成像系統等設備,對芙蓉河內堤進行地球物理“CT”,排查隱患點,為當地防汛抗洪提供治理依據。
7月20日8時32分,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泄洪,蒙洼蓄洪區啟用,滾滾洪水通過王家壩閘涌入蒙洼蓄洪區,蓄洪區內的莊臺被洪水包圍。
7月18日,陳申桃(左)和兒子在新港鎮的東升堤上對圩堤邊緣進行加固。
洪水來襲,銅鑼聲在千年古鎮的雨夜響起。圖為流經安徽肥西縣三河鎮的多條河流水位猛漲。
新安江電廠工作人員從正在泄洪的新安江水庫壩底經過(7月7日攝)。
7月15日,安徽省桐城市雙港鎮南河村脫貧戶姚如意(左)在安置點楓樹小學轉運垃圾。
今年抗洪期間,劉良武負責3公里多的堤壩巡查排險工作,隨時處理險情,每天往返巡查3次,路程近20公里。
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工兵連黨員突擊隊九江搶險記事。
村民吳遠富老人:“山洪來得太快了,幸虧村干部通知及時,要是再晚半小時,我們全家四口人就出不去了!”
連日來,重慶東北部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17日,和勝村9社發生山體滑坡,9戶23名村民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虎口脫險。
“過去在國旗護衛隊,我護衛的是國家的榮譽和尊嚴;現在我守衛的是父母和家鄉。”曬得黝黑的張恒笑著說。
昌盛鎮位于通肯河與呼蘭河交界處,每逢汛期,防汛便是鎮里的頭等大事。
受強降雨影響,安徽省壽縣古城護城河河水暴漲,為防止河水倒灌進城內,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從7月18日12時起封堵縣城賓陽門。
岳陽市華容縣華容河治河渡鎮段大堤因堤身單薄等原因面臨風險。武警湖南總隊岳陽支隊派出51名官兵,做好應急防汛準備。
洪水退去后,當地組織救援力量幫助受災群眾開展災后清淤,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不只是上級部門指揮和調度,進入主汛期后,守護古鎮里耶,成了當地干部群眾的共同行動。
危難時刻,當地青年黨員與青年志愿者成為防汛搶險“生力軍”,勇于接受洪水考驗,為人民群眾筑起一道安全“堤壩”。
蕪湖市委抽調市直機關干部“上堤守夜”,自帶裝備下半夜上堤、清晨下堤,為沿江鎮村干部和守堤群眾、志愿者“守”下一個安穩覺。
“我是靠政府的幫助才得以脫貧,洪災面前,我也想盡一份力。”袁英明說。
連日來,記者在洞庭湖區深處看到,雖然堤外洪水洶涌,但堤內稻浪翻滾的田間,一場與汛情、暴雨抗爭的糧食保衛戰,正在全面打響。
安徽省宿松縣洲頭鄉泗洲村村民因洪水被轉移到集中安置點。學校開放運動場所供孩子們使用,并安排教師志愿者輔導暑期作業。
安徽省樅陽縣的鐵銅鄉江心洲已于近日將江心洲上的居民轉移安置,而包括搶險隊員、鄉鎮干部、水利工程師等在內的近300人“留守”在江心洲上巡堤查險,守護家園。
在防汛查險中,對涵閘的滲水等問題,機器沒法探查,只能依靠特殊的作業隊伍——潛水搶險隊下水摸排和處置。
當地防汛部門根據水情條件,組織船只和專業救援人員,有序護送村民返回家中取出所需物品,確保村民財產安全。
從事水利工作以來,黃寶軍每逢汛期都會日夜守護在河堤上。因為河堤離家較遠,他就借住在離河堤較近的親戚家中。
江西萍鄉消防員們在完成了一天的救援任務后,臉被曬得通紅,脫下救援鞋,腳被泡得皺白。在烈日與洪水中,他們留下了特殊的勛章。致敬抗洪勇士,辛苦了!
在防汛抗洪、轉移安置的過程中,我們看到許多“逆行”的身影。“逆行”的你們辛苦了!愿洪水早日退去,希望大家平安歸來。
江西消防救援隊伍逆流而上,深入災情最嚴重的地方,晝夜奮戰在救援一線,一幕幕抗洪救災感人場面在江西大地上演……
麋鹿“果果”被發現的時候,大約剛出生5天。它孤獨地躺在洞庭湖防洪大堤的草叢中,奄奄一息。
接到險情后,武警安徽總隊蕪湖支隊立即出動120名官兵展開搶險,加固子埂,保障無為長江大堤安全。
雷池鄉位于長江北岸,“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即源于此地。7月13日8時,安徽望江縣長江華陽閘江水已超歷史最高水位。
受長江持續高水位影響,位于安徽省樅陽縣的長沙鄉江心洲圩堤發生一處管涌險情,當地鄉鎮干部和群眾積極投入到抗洪搶險中。
《致江洲在外鄉親的一封信》呼吁在外的父老鄉親返鄉支援抗洪保衛家園。目前已有近三千名江洲兒女返回江洲。
徐慶九頻繁地潛入水中、浮出水面,守護著大堤安寧,“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哪里有險情,我就去哪里。” 徐慶九說。
連日來,江蘇主要江河湖水位持續上漲。7月13日16時30分,長江南京潮水位站最高潮位達10.1米,超警戒水位1.4米。
7月13日23時8分,隨著操作手駕駛推土機將最后一車土石倒入決口處,江西省鄱陽縣問桂道圩決口封堵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
汨羅市磊石垸附近江水處于超警戒水位狀態(7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
針對今年夏季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的情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加大對載人旅游設施的檢查力度,確保汛期游覽安全。
連日來,在西洞庭湖區面積10倍于杭州西湖的毛里湖,險情十萬火急。當地干部群眾全力以赴巡堤除險,誓死捍衛毛里湖。
7月12日晚,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三角聯圩出現潰堤險情,當地政府緊急組織群眾轉移,并設立安置點安置轉移群眾。
“沒想到山洪來得這么快,不到幾分鐘時間,水就淹沒了整個工地,我不會游泳,只能困在那兒。”吳明木說。
在安徽省歙縣漁梁水文站,一個“70后”,一個“80后”,一個“90后”,和他們的同事一起,搭起了全縣47萬人的“生命瞭望哨”。
7月8日凌晨4時許,這里下起瓢潑大雨。暴雨中,只聽見一聲巨響。約3萬立方米泥土裹挾著巨大的山石傾瀉而下。
近日來安徽省宣城市防汛形勢嚴峻。烈日下的洪水邊、堤埂上的險情處,都有共產黨員帶領干群在值守、巡查、排險。
受連日強降雨影響,浙江省多地江河水庫的水位持續上漲,新安江水庫水位超歷史水位,防汛防洪進入最關鍵階段。
受長江“頂托”、來水“彪悍”、暴雨“瓢潑”等影響,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連日來持續出現超警戒甚至超保證水位。
暴雨如注,侵襲荊楚。入梅以來,湖北先后遭遇7輪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
為了不讓這座城市停擺,歙縣黨員干部群眾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屯溪老街有“流動的清明上河圖”之稱,受災情況究竟如何?7日夜,記者冒雨來到這里,探訪了這條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徽州古街。
近日,江西景德鎮市普降大到暴雨,城區部分地區積水。當地有序開展搶險救援,轉移被困群眾。
浙江省防指7月7日19時啟動錢塘江流域防汛Ⅰ級應急響應,流域沿線開始緊急轉移低洼地勢地區群眾。
災害面前,湖北各地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組織搶險救災,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排查化解險情隱患。
主汛期到了,一面鑼、一支口哨被侯芳放在床頭邊上。
7月6日晚,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黨員干部冒著大雨不間斷開展巡埂清障。
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湖北正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提升科學調度組織和應急響應能力,堅決防止疫情、災情疊加。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從部委到地方積極應對,以更有力有效舉措迎接重大考驗,在組織搶險救災的同時妥善安置受災群眾。
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進一步調度部署長江中下游重點地區防汛救災工作,視頻連線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防汛抗旱指揮部,對做好防汛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受近日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長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水利部4日將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南方多地發生持續強降雨,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同時,一些地方持續出現高溫少雨天氣,導致旱情發生。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行動,全力以赴防汛抗旱救災。
一周來,針對各地汛情災情,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先后4次組織召開防汛調度會,組織水利、氣象等部門聯合會商。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24日表示,今年汛期水利部科學精細實施水工程調度,全國3852座(次)大中型水庫共攔洪1680億立方米,減淹城鎮1310個、減淹耕地3392萬畝、避免人員轉移2148萬人。
記者從黑龍江省水利廳等部門了解到,9月22日13時5分,受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松花江上游干流哈爾濱水文站水位漲至警戒水位(118.30米),依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松花江2020年第2號洪水”。
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鑒于當前水旱災害防御形勢,水利部已將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調整為Ⅳ級。
受近日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松花江中游干流佳木斯水文站9日8時水位漲至79.32米,流量12200立方米每秒。依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松花江2020年第1號洪水”。
新華社哈爾濱9月9日電(記者楊喆)記者從黑龍江省水利廳獲悉,9月9日,這個省共有25條河流35個站點超過警戒水位,四條大江大河均有站點達到或超過警戒水位,綏芬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記者7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受今年第10號臺風“海神”影響,未來兩天,遼寧東部、吉林大部和黑龍江中東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父親杜維祥,現任安徽省宣城軍分區政委;母親徐德琴,現任武警安徽總隊醫院副主任藥師;兒子杜希鵬,現任武警安徽總隊政治工作部干事。
記者從湖南省水利廳了解到,9月1日18時,洞庭湖標志性水文站——城陵磯站水位降至32.47米,退出32.5米的警戒水位,標志著洞庭湖區全面退出警戒水位。
記者1日從中央氣象臺獲悉,臺風“美莎克”強度加強,成為今年首個超強臺風,將給我國東北地區帶來明顯風雨影響。
地處西北內陸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青海省西寧市,從8月28日夜間起遭遇歷史上少見的強降水天氣。強降水導致市區多處道路積水,群眾出行困難,高原城市出現罕見“看海”情形。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消息,初步預計,長江中下游干流目前超警的監利和蓮花塘江段將分別于30日和31日前后退至警戒水位以下。至此,長江中下游干流將全面退出警戒。
記者從甘肅省水利廳獲悉,22日至23日甘肅大部均有降雨,其中隴南局部有暴雨。洮河、大夏河、白龍江均發生超警洪水。
記者23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獲悉,大流量水頭已進入山東。23日8時,山東省黃河干流高村水文站流量達4330立方米每秒。為確保行洪暢通,全省黃河54座浮橋已全部拆除。
15個區縣26.32萬人受災,淹沒商鋪2.37萬間,截止到22日洪水消退,未造成人員死亡。
持續十多日的強降雨終于停歇,一度肆虐的洪水逐漸退去,人們再次看到了喬煥朝的新車,就在距離村委會200米的河道里,被石塊泥沙沖刷的面目全非。
記者21日晚從青海省應急管理廳獲悉,近期受河源區持續降雨影響,青海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于8月21日20時將青海省沿黃地區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應急響應。
針對近期四川、陜西、山東、重慶、甘肅部分地區洪澇災害,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向5個受災省市調撥救災物資,支持受災地區開展防汛救災工作。
面對歷史罕見洪水,三峽庫區安然無恙。8月21日,長江上游多路洪水疊加形成的歷史罕見特大洪水通過三峽庫區,但得益于三峽工程強大的蓄洪調峰能力,洪峰水位仍低于水庫最高蓄水水位。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局了解到,由于唐乃亥水文站流量繼續增大,8月21日12時,黃河上游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受黃河上中游降雨影響,預計未來山東省黃河干流各站最大流量將達到4200至4600立方米每秒。山東黃河河務局21日啟動防御大洪水工作機制,緊急部署黃河防汛工作。
據貴州省氣象局21日消息,受臺風“海高斯”影響,8月20日7時至21日8時,貴州省荔波、三都、雷山等9縣域內的64個觀測站出現大暴雨,25縣域內的122個觀測站出現暴雨,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現在雷山縣烏的觀測站,為249.1毫米。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8月20日17時開始,貴州省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
21日1時24分,黃河蘭州段洪峰流量達到3630立方米每秒,為今年最大流量。2018年以來,黃河上游已連遇3個豐水年。今年是1987年以來劉家峽水庫持續泄洪時間同期比最長的一年。
記者21日從水利部了解到,三峽水庫8月20日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峰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長江干流代表站寸灘站20日洪峰水位191.62米,為1905年以來最高。
記者20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19日針對重慶市、甘肅省近期嚴重洪澇災害緊急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并派出2個救災專項工作組赴重慶、甘肅組織開展災情核查評估,指導和協助地方做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倒損民房恢復重建、防范因災致貧返貧等工作。(
記者從重慶市水利、水文部門獲悉,截至20日12時,“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的洪峰已通過重慶主城區。
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洪峰洶涌而下,兩路“夾擊”,正在通過重慶中心城區。
“水淹到車庫哪里了?有沒有什么問題?”20日9點多,在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國際金融中心A座停車庫,海棠溪街道應急辦干部譚勇向物業管理人員詢問防洪情況。
8月18至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陸續通過重慶主城中心城區,并大幅超過保證水位,重慶臨江大量道路、商鋪、居民樓宇被淹,磁器口、朝天門、南濱路等地標性地段出現“看海”景象。
8月20日4時,位于長江重慶段的寸灘水文站內,江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81年洪水位191.41米”,這標志著長江重慶段出現突破1981年歷史極值的洪水位。
記者從重慶市水利局獲悉,據長江委水文上游局監測:處于重慶中心城區的長江渝中區菜園壩站20日7時出現洪峰水位193.30米,超保證水位8.3米。
記者19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根據四川、陜西、甘肅、重慶近期嚴重暴雨洪澇災情和搶險救災工作需要,財政部、應急管理部18日向四川、陜西、甘肅、重慶緊急撥付4.6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受災地區防汛搶險、救災救助和恢復重建。(
湖南省水利廳19日發布洪水藍色預警:受長江上游來水增大影響,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水位未來兩天將迎來持續上漲,并會接近警戒水位,沿岸相關單位及社會公眾需要加強防范,及時采取避險措施。
19日上午,嘉陵江、長江洪水疊加來襲,重慶沿江部分區縣大幅超保證水位,臨江大量道路、商鋪、居民樓宇被淹,磁器口、朝天門、南濱路等地標性地段出現了“看海”景象。
記者在隴南市抗洪救災指揮部了解到,19日12時許,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鎮至隴南市區道路搶通,被洪水圍困的“孤島”碧口鎮有了向外“生命通道”,多輛載有搶險人員和救災物資的車輛馳援碧口鎮。
“這輩子沒見過這么大的水!半夜一下子就漲起來了!”81歲的杜玉林老人獲救后驚魂未定。老人家住四川樂山市樂山大佛旁大渡河上的鳳洲島。本地和上游的持續暴雨引發巨大洪水,鳳洲島上1020名群眾18日被困,經過緊急救援,所有被困人員19日中午全部獲救。
8月19日上午,記者在四川樂山大佛景區看到,江水已從樂山大佛的腳趾退去,退至佛腳平臺兩米以下,預計景區將于本周內部分恢復開放。
遼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19日上午發布汛情報告顯示,19日早晨到夜間,全省大部將迎來一場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將出現大暴雨。受持續降雨影響,遼寧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轉移人口2727人。
受長江上游強降雨影響,長江、嘉陵江洪峰19日抵達重慶市主城區,重慶市正迎來今年入汛后最大洪水。
水利部有關負責人說,長江上游發生1981年以來最大洪水,預計20日三峽水庫將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峰76000立方米每秒。
今年第7號臺風“海高斯”已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中央氣象臺18日18時升級發布臺風橙色預警。
連日來,四川省眉山市持續遭受暴雨洪災襲擊。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18日11時升級發布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洪水紅色預警,繼續發布長江上游干流宜賓至寸灘江段、沱江、涪江洪水橙色預警,嘉陵江、三峽庫區洪水黃色預警,長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磯江段、九江至南京江段、鄱陽湖區、洞庭湖區洪水藍色預警。
臺風“海高斯”將正面襲擊廣東,廣東省18日已啟動防風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受影響區域的漁船全部就近靠港或回港避風。
記者18日從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獲悉,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通往九寨溝景區環線道路受阻,九寨溝縣漳扎片區河水暴漲,道路嚴重積水。
8月18日,黃河發生2020年第5號洪水,黃河蘭州段迎來今年最大流量。
18日6時,受暴雨和上游洪水影響,四川樂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水位迅速上漲。10時許,洪水已經漫過樂山大佛腳趾,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
記者18日從山西省臨汾市黃河壺口瀑布景區獲悉,受黃河上游持續暴雨影響,壺口瀑布景區暫時關閉。
記者18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眾多河流發生洪水,預計長江干流寸灘站洪峰水位19日將超保證水位4-5米,西南、江漢等地部分地區仍有暴雨,防汛形勢嚴峻。
記者從甘肅省隴南市抗洪救災指揮部了解到,8月17日16時許,隴南市文縣石雞壩鎮水磨溝村突發泥石流。
繼臺風“黑格比”、臺風“米克拉”登陸我國之后,沉寂了幾天的西北太平洋再度熱鬧起來。
連日來,四川遭遇大范圍強降雨,17日12時啟動II級防汛應急響應。
17日,甘肅省長江流域白龍江支流白水江發生大洪水。17日17時,白水江尚德水文站實測洪峰流量2250立方米每秒,洪水過程仍在持續。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發生超警洪水,涪江發生超保洪水,長江上游干流寸灘站8月17日14時流量漲至50100立方米/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8月17日發布:“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已經形成。
8月17日13時許,在四川綿陽,涪江洪峰沖擊著寶成鐵路涪江大橋,緊急時刻,總重量超8100噸的重載貨物列車被機車推上大橋,“重車壓梁”再次抗洪護橋建功。
赴南北極、下深海遠洋進行海洋工程勘察、海洋測繪、海洋調查研究,是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科研人員的家常便飯。
受近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干流寸灘水文站(重慶江北)17日14時流量漲至501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
記者17日從水利部了解到,受近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干流寸灘水文站(重慶江北)17日14時流量漲至50100立方米每秒。
據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消息,因強降雨影響,途經云南昆(明)楚(雄)大(理)鐵路部分列車晚點或停運。
綿陽市三臺縣新德鎮涪江河明臺庫區防洪堤出現險情,當地正緊急開展搶險處置工作。
記者從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根據當前降雨趨勢,預計沱江三皇廟站將出現超歷史紀錄洪水,涪江中下游也將繼續出現超保證水位洪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14日晚,“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通過重慶主城,江北區寸灘站洪峰水位達到183.9米,超過保證水位0.4米。
為了救助被洪水圍困的麋鹿,李政和同事日夜坐船到周邊的湖區巡邏,每天監測洪水情況,給覓食有困難的麋鹿及時送食。
記者13日從重慶市水利、水文部門獲悉,受上游強降雨影響,重慶長江、嘉陵江將迎來新一輪漲水過程,部分水文站點水位將超警、超保。重慶市已啟動洪水防御Ⅱ級應急響應。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氣象臺12日晚間發布,截至當日20時,降水已影響到北京城區及南部地區,全市降水量已超過中雨級別,局地出現暴雨和短時大風。
記者從四川省雅安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截至11日13時,10日開始的強降雨導致雅安市6人死亡、5人失聯。
今年第6號臺風“米克拉”11日7時30分在福建漳浦沿海一帶登陸,登陸時強度達臺風級,給福建中南部沿海帶來狂風暴雨,部分臺風影響區域交通設施停運。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11日7時6分,黃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出現25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洪峰,為黃河2020年第4號洪水。黃河水利委員會發布黃河上游汛情藍色預警,自11日8時起,啟動黃河上游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武警安徽總隊黃山支隊聞汛而動,自7月6日起先后轉戰黃山、蕪湖等地,執行轉移群眾、護航高考、災區重建、堤壩搶險等任務。
今年第6號臺風“米克拉”10日加強為熱帶風暴,并向福建沿海快速靠近。福建省10日已啟動三級應急響應,防范“米克拉”可能帶來的風雨浪影響。
記者9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當日召開會商會,安排部署重點地區新一輪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
隨著各堤垸退出警戒水位,洞庭湖區巡堤查險人員陸續下堤,但仍保留了部分人員值守險工險段和開展定時巡堤。
入汛以來,我國多地遭遇強降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目前,部分地區洪水漸退,災區農作物搶種補種進展如何?如何保障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扶貧產業恢復了嗎?對此,記者近日走訪了多個洪澇災區。
“洪水來了,怎么防止小龍蝦跑掉?”“蝦稻田被大水淹了幾天,要不要補種水稻?”“高溫高濕環境下怎樣預防災后病蟲害?”這個夏天,水稻育種專家、湖北省農科院副院長游艾青手機里的類似咨詢信息就沒有斷過。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4日會商時說,當前長江中下游、淮河中游、太湖水位仍然較高,黃河、海河流域還有強降雨過程,臺風也將影響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要根據實際有針對性地全面做好各項防御工作,也要時刻關注旱情發展情況,積極采取措施,始終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
目前,淮河干流8個行蓄洪區均處于退水狀態。
洪鵬飛說, 多虧了這個抗洪免息貸款,我及時把工人工資發了,還把欠的農資錢還清了。
水利部預計,8月份,長江上游可能再次發生編號洪水,長江流域漢江、淮河沂沭泗水系、黃河上中游、海河、松花江、遼河等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水利部要求提早做好有針對性的防御部署。
巢湖流域進入緊急防汛期的關鍵時刻,東部戰區支援安徽方向搶險救災部隊持續加強環巢湖大堤固壩巡堤查險,集中兵力抓好險工險段、重點部位防守,及時處置管涌、滑坡、滲漏以及風浪沖擊等險情。截至目前,1萬余名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奮戰環巢湖大堤,全力確保巢湖度汛安全。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有著落嗎?各地各部門出臺哪些舉措保障扶貧產業恢復發展?因災返貧致貧怎么辦?
贛北鄱陽,產糧大縣,當前正是“雙搶”時節。
記者從合肥市政府獲悉,截至29日6時,巢湖忠廟站水位緩退到13.10米,相比最高時下降0.33米,高位波動緩降趨勢明顯。
星星點點的雨滴驟然變成稠密的雨線,落在沖鋒舟上啪啪作響。船行在風雨中,消防三級指揮員田志峰緊緊盯著前方。船上,是給莊臺上的村民運送的生活物資;船下,是蓄洪區近兩米深的洪水。
為了搶抓關鍵農時,丁金勝下雨天也在田里忙著補種水稻秧苗。“再過十余天,基本就能完成搶收、改種和補種了。”站在田埂上的丁金勝說,要把損失搶回來。
記者29日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了解到,入汛以來,我國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災區各級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救援隊趕赴災區,直接或協助轉移受災、受困群眾2.32余萬人。
湖南省水文專家稱,標志性水文站出現洪峰水位,意味著整個洞庭湖水位開始緩慢回落,有望進入全面退水趨勢。
這是短短10日之內,合肥市為蓄泄巢湖洪水啟用的第9個萬畝以上圩區。
據應急管理部統計,截至28日,主汛期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個省(區、市)5481.1萬人次受災,158人死亡失蹤,37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4.1萬間房屋倒塌,36.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5283.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44.3億元。
應急管理部28日發布未來3天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預計今天江淮至江南北部地區有強降雨過程;明日起,雨帶北抬,長江中下游降水明顯減弱,強降水過程趨于結束,四川盆地、華北、東北等地進入多雨時段。
近一段時間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強降雨過程,使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米袋子”“菜籃子”產品生產受到什么影響?相關部門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供給?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采訪。
7月27日,巢湖及周邊流域水位居高不下,安徽廬江同大圩,年輕的戰士們在雨中加固堤壩。
今年6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與地質次生災害。楊濤團隊通過對水文氣象的分析研判,對未來汛情作出及時準確的分析預警,并為國家有關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參考,指導地方基層及時排查風險隱患,有效減少人員財產損失。
清早,駱文利去村部上班前,照例先到村西頭的黃河岸邊走一圈,巡查水情。“黃河2號洪水就快到我們村了,大意不得。”駱文利邊說邊在手機上的“巡河通”App里“打卡”。
26日一早,安徽省銅陵市難得地出了太陽。東聯鎮蓮湖村的種植戶蔣明煌忙不迭地穿起膠鞋,挎上竹籃,與3個工友來到田里,播撒稻種。
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7月26日發布消息,7月22日在廬江縣搜救被困群眾時被洪水沖走失蹤的消防員陳陸遺體已被找到,確認英勇犧牲,年僅36歲。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決定,追授陳陸同志“安徽青年五四獎章”。
新華社重慶7月27日電題:“人撤讓水,水退人回”——重慶南濱路洪水過境見聞 新華社記者柯高陽 我在長江邊開店18年了,這是第4次被洪水淹了。
新華社長沙7月27日電(記者周楠)記者從湖南省水利廳了解到,隨著長江來水加大、湘中以北再次出現強降雨,洞庭湖水位上漲速度加快,27日20時,洞庭湖標志性水文站——岳陽市城陵磯站水位高達34.7米,超過保證水位0.15米,是城陵磯站本世紀以來第二高水位,僅次于2002年的34.91米。
雨在淮河邊幾乎下個不停。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關閘3天之后,蒙洼蓄洪區內地勢較高的李郢村劉郢莊臺的洪水大都已經退去。
“只要有我在,就不能讓鄉親們的家園被淹。”22年前,還是新港鎮江磯村黨支部書記的陳申桃在東升堤上向村里百姓許下諾言,誓要拼盡全力保衛家園。
24日9時許,記者驅車來到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淮河鎮腰灘村,一路上看到村民們正在緊急轉移生活物資。
7月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和長江上游來水影響,安徽省沿江不少地方受災,一些群眾住到了臨時安置點。天氣炎熱,又是集中居住,很多人擔心安置點的醫療條件。
汛期來臨,記者走進甘肅省最大的水電站劉家峽水電廠,看到有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幕后數年如一日地默默監測著大壩安全,保障每年安全度過汛期。他們就是劉家峽水電廠水工分廠觀測班的工人們。
接到抗洪搶險命令后,冒小馳主動請戰。這次堤壩決口時,他與27名黨員突擊隊員在洪水中鑄成一道人墻,用生命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局局長魏向陽介紹,6月24日起,為期17天的黃河2020年防御大洪水實戰演練正式啟動,小浪底水庫逐步加大下泄流量,28日以投入運用以來的最大下泄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下泄12個小時。
多年來,暴雨造成的城市內澇一直困擾著天津。暴雨過后,曾有人“城市看海”,有人“滿街撈魚”,還有的劃起了小船。“城市看海”的戲謔無法掩蓋城市內澇的尷尬。
記者從山東黃河河務局獲悉,黃河下游1996年以來最大流量已經從山東東營入海。在此過程中,黃河三角洲實現生態補水約1.5億立方米,是歷年來“喝得最飽”的一次。
記者22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6月1日進入主汛期以來,洪澇災害已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省(區、市)4552.3萬人次受災,142人死亡失蹤。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22日繼續部署長江、淮河流域防汛救災工作,要求長江、淮河流域各地密切監測行蓄洪區運用情況,加強堤防巡查防守,及時處置管涌、塌陷等險情,妥善安排好轉移群眾生活,開展轉移群眾安置點安全隱患排查,確保絕對安全。
7月22日14時,淮河王家壩水位降至28.73米,超警戒水位1.23米,低于保證水位0.57米。
至22日早8點,淮河王家壩開閘兩天后的蒙洼蓄洪區總進洪量約2.5億立方米,相當于近20個西湖的年蓄水量。
“一線戰友‘打’到哪,我們后勤保障就‘跟’到哪。”這個旅保障部部長朱正友說,他們堅持早籌劃、早準備,在梳理往年參加防汛抗洪任務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任務地域特點,充分預測預想官兵可能遇到的困難,確保服務保障無盲區。
18日下午3點多,安徽省桐城市雨勢未減。
“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正在演進發展。與“1號洪水”相比,這次上游洪水來勢更猛,中下游面臨的防汛形勢也更復雜。
29歲的李亞杰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可到了抗洪一線,挖沙土、裝沙袋、扛沙包、巡堤查險,他一樣也沒有落下。
1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城區因清江漫堤倒灌大面積被淹。災情發生后,消防員、民兵、武警、民輔警沖鋒陷陣,奮力救援,轉移群眾近3萬人。洪水退去后,廣大干部群眾走上街頭,清淤除污,恢復市容市貌。
21日至23日,西南東北部和南部、西北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預計出現一次強降雨過程,累積面降雨量30至70毫米。水利部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防御工作。
在安徽安慶,一批當年建檔立卡脫貧戶,懷揣著鞏固脫貧成果、保衛家園的一腔熱血,懷揣著對黨和政府、社會的感恩之心,投入這場抗洪戰斗。
7月19日,三峽樞紐開啟泄洪深孔泄洪。
7月16日,安徽省無為市劉渡鎮某處民房前,運送泥土的機械車不斷轟隆而過;屋后,戰士劉素飛和戰友把運來的泥土迅速裝入沙袋構筑子堤,阻擋不斷上漲的江水。
6月下旬以來,多輪暴雨持續襲擊山城重慶,河水上漲,洪澇成災,次生災害頻發。記者在基層一線看到,重慶干部群眾抱成團,一手抓抗洪搶險,一手抓災區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打響一場對抗洪澇災害的民生保衛戰。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于17日在長江上游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8日8時達6.1萬立方米/秒。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
由于多輪強降雨侵襲,6月30日上午8時許,浙江省開化縣芹陽辦事處桃溪村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上千方土體傾瀉而下,瞬間將坡腳的房屋掩埋。所幸的是,滑坡現場居住的11名群眾已提前安全撤離,未出現人員傷亡。
烏江,長江上游重要支流。6月下旬至7月上旬,烏江重慶流域連降暴雨,洪水上漲,記者也開啟了一段追“汛”巡江的行程。
受長江“頂托”、來水“彪悍”、暴雨“瓢潑”等影響,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連日來持續出現超警戒甚至超保證水位。
截至9日6時,安徽省有22條(座)河流湖泊(含長江干流)超警戒水位,其中龍泉河、水陽江、南漪湖、白蕩湖超保證水位。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等部門對2020年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
連日來,江西多地遭遇強降雨襲擊。記者從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截至7月4日17時,6月30日開始的洪澇災害已導致江西33個縣(市、區)的34.7萬人受災。
4日18時,洞庭湖標志性水文站——岳陽市城陵磯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且處于上漲趨勢。岳陽市已經啟動環湖縣市區防汛三級應急響應,組織人員巡堤查險,準備搶險物資,全面嚴陣以待。
4日9時,湖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干流及兩湖出口控制站水位較歷史同期偏高0.8米至2.3米。據預報,長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水位將持續上漲,即將超過警戒水位。鑒于當前長江流域洪水防御的嚴峻形勢,經研究,長江水利委員會自4日12時起將長江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當前,我國南北方全面進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處于關鍵階段。國家防總已于7月2日20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3日就當前防汛救災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從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政府新聞辦獲悉,截至7月3日17時,冕寧“6·26”特大暴雨災害已造成19人遇難、3人失聯。
當前,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處于關鍵階段。
入梅以來,湖北省經歷多輪強降雨,多地出現內澇,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水位普遍上漲,洪澇地質災害防御形勢日趨嚴峻。
洞庭湖城陵磯站7月4日18時漲至警戒水位,江西昌江、樂安河,安徽水陽江等16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7月4日20時,太湖水位3.94米,超過警戒水位(3.80米)0.14米,周邊河網地區有26個站水位超警0.01米至0.53米;長江中游干流蓮花塘站7月5日凌晨超過警戒水位。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5日,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進一步調度部署長江中下游重點地區防汛救災工作,視頻連線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防汛抗旱指揮部。
遼寧省即將進入主汛期,據預測,今年汛期全省氣候形勢復雜嚴峻,極端天氣和降水總量偏多,氣象和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工作將面臨較高的風險和挑戰。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兩湖水系及長江中下游干流區間來水明顯增加。在上述來水疊加影響下,長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持續上漲,蓮花塘站5日5時達到警戒水位32.5米。水文部門預計,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至江陰江段未來幾天將全面超過警戒水位,最大超警幅度在0.5米至1.0米左右。
4日,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并派出4個工作組分赴重慶、湖北、江蘇、浙江防洪一線指導地方開展防御工作。